党团活动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 >  党旗飘扬  >  党团活动  >  正文

“致敬老教师”系列报道之五 ——李国秀:树正气,讲团结,忠于党的艺术教育事业

人物档案

李国秀,我院离休干部。1929年生于湛江,1983-1990年任原广东粤剧学校校长,在任期间培养出蒋文端、李淑勤等优秀粤剧人才。

图片1.jpg 

116日上午,团委组织的老教师采访小组来到离休老教师李国秀家中。离休前李国秀老师是广东粤剧学校校长,李校长准备了一桌子零食水果,热情地欢迎师生一行。虽已86岁,但李校长思路仍很清晰敏捷;虽外表严肃,但内心热情、和蔼谦虚、开朗幽默。采访就从他那缓慢而又清晰的回忆中开始。

一、人生经历

1936年,7岁的李国秀开始读书,成绩好,但调皮,从小就是学校里的进步派,写小文章、出板报宣扬进步思想。

12-16岁学打击乐,跟着剧团演出,自嘲学艺不精,总出洋相,并跟我们大方分享他的“糗事”:粤剧有个传统,凡是戏班到一个新地方连续演几天,第一场必定是《六国大封相》,这是采自战国苏秦的故事,考验戏班的行头和阵容,场面热闹非凡。“《六国大封相》里有六个元帅,可是我打到第五个就收了音乐,被师傅打”。“参加工作后没接触都忘了,只能听懂看懂但是不会操作。调来粤剧学校当校长可能是因为这段学习经历。”

1946年,李国秀15岁,出生于革命家庭的他成为地下党,打游击,从事地下工作。他家是地下党秘密联络点,妈妈是当地地下党交通联络站站长,解放后被评为“人民功臣”。16岁时因为挑地主粮食被国民党抓捕,但没暴露,被“白皮红心”的保长保释。堂哥19497月牺牲后,家里的房子被封,被迫逃难。

1958年到省城,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办报纸,当编辑,后到广东省文化厅工作。

经历了“反右”、“大跃进”、“文革”的混乱和荒谬,李国秀感慨历史,“国民党腐败,我们抓住这一条,发动人民群众打败他,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抓腐败是深得人心。”

 二、学校发展历史

李国秀是继白驹荣、陈重华、吴展之后的粤剧学校第四任校长。令李校长印象最深刻、最敬佩的是第一任校长——粤剧名伶小生王白驹荣。

白驹荣是粤剧白派创始人,被尊称为“白七叔”,是香港粤剧界名伶白雪仙的父亲。与薛觉先、马师曾、桂名扬、廖侠怀等并排为近代粤剧五大派,与朱次伯、金山炳等人率先把旧粤剧很难听懂的戏棚官话改用广州白话演唱,在唱腔方面创新也极为突出,独创“白腔”,他的念白有声有味,富有音乐感,演唱吐字玲珑,叮板扎实,感情细腻,运腔简朴流畅,跌宕有致,韵味无穷。

除了专业造诣高外,白驹荣的正直为人、正派作风、极高修养和爱国情操等高尚品质都令人肃然起敬。时隔四十多年,李国秀还记得白驹荣那句“别忘记你是中国人”。当时,白驹荣长居香港的大女儿白雪仙回广州看望生病的父亲,当着众人的面,白驹荣毫不客气地说:“你不回来有你自己的理由,但别忘记你是中国人!”

粤校发展历程波折。全国的艺术学校,尤其是重点学校,都是由小到大、由农村搬到城市。过去省委省政府和文化厅重视,所以白驹荣任校长时,从郊区搬到市区,由流水井搬到当时的广东民族学院(包括今文化厅、粤剧院一带),面积很大、环境很好。文革后,从市区搬到元岗郊区,后来又由郊区搬到佛山。对于粤校和舞校合并升格为学院,李国秀认为是个正确的方向和道路,并祝愿学院越办越好。

三、办学经验教训

谈起任校长七年间,李国秀笑言自己是“外行领导内行”,“总体平稳,一切运作正常。老师评价还是比较高,说是办的最好的时候。”艺术学校与普通学校不同,有很多特点,要有针对性地去办。办好艺术学校有很多因素,令李国秀校长觉得最重要、体会最深的经验教训有四条:

首先,一定要有一个团结、有战斗力、勇于担当的领导班子,一把手要公道、正派,不拉帮结派,不然会影响整个学校的发展。粤剧有很多流派,各流派之间应该相互交流、互相尊重,共同促进粤剧发展。学校有些老师是很有能力的,自己是“外行”,就更加注重团结、尊重人才,发挥人才积极性,所以在任时学校运作平稳正常。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,不能高估自己,要有自知之明,看到长处和短处。作为一把手,光有专业不行,要全面,首先要考虑党的方针政策,怎么利用干部团结群众调动积极性。   

其次,要有一支忠于党的艺术教育事业的、专业技术好的、称职的教师队伍。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有很多因素,但师资是最重要的,这是普遍规律,因此要调整好师资队伍。粤剧有自己的特点,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;老一辈退休后,年轻人的水平参差不齐,因此要建设、利用好老校友、老演员等资源,比如岭南戏曲频道大都是粤校出来的,目前来说有条件调整好师资队伍。

再次,要树正气,建立良好的学风、校风。粤剧学生之间朝夕相处,容易产生感情,尤其是演对手戏的学生,发现苗头要及时善意提醒,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予以纠正。“孤阴则不生,独阳则不长,故天地配以阴阳”,人总是有感情的,男女互相爱慕配合是正常的自然之事,但是身为学生,应该刻苦学习,把精力放在学习上,正确把握男女同学、师生关系。一个学校的校风一定要正,不能放任歪风邪气,问题一旦蔓延则不可收拾、很难解决。

最后,党员团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。每一个党员团员、每一个党支部都要发挥带头作用,样样打头,旗鼓在前。因为党员团员毕竟是少数,以少数带动多数。党中央、省委、单位有什么决定,要起带头作用,群众就跟着来了。党组织一定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、有战斗力。

“当时一个连队两三个党员已经了不起了,地下党也互相不知道谁是党员。我入党的时候也是暗中进行的,毛主席像也没有,就找了一本书,里面有一张毛主席像,就对着宣誓。以前入党是单线联系,到1950年才能公开党员身份,知情后才发现:原来你是党员,原来你也是党员。但是如果注意一个人的平日表现,肯定能发现判断出他是党员或者团员。”

四、退休生活

现在的李国秀四代同堂,儿女孝顺,尽享天伦之乐,而且离休后的生活很充实。一天看五份报纸,看《海峡两岸》《今日关注》关心国家大事,看岭南戏曲频道的粤剧,看“四书五经”研究国学,笑言“多动脑,防退化,防止老年痴呆”。

但他最大的乐趣还是写文章、写诗作对,与我们分享了两组。一是他的人生观:“无神无鬼无上帝,有宇有宙有三才”。二是悼念曾经的恋人:“川西一别半世纪,梦中曾见会无机”,讲在妻子和母亲去世后,回想旧事故人,想到了五十多年未联系的好战友兼初恋,便写了一首诗想寄给她,希望恢复联系,没想到对方早已去世多年。

提到写日记,李国秀无比痛惜,称是“文革”中最大的损失。他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写日记,到文革前,共写了八十多本日记,文革期间被当做“黑材料”被抄,后来一部分辗转到羊城晚报社,但是乱七八糟,剪的剪、画的画,很多内容都没有了,被羊城晚报社用三千块买来做历史材料。时至今日,他还记得最后一篇写的是196724日南方大戏院,第二天就抄走了。   

在今天这个物质丰富的和平年代,李国秀校长仍用朴素的老话寄语青年学生:要努力、刻苦,好好学习。

采写:李盈桔  团委供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