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服务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 >  正文

我院“薪火代代传——粤剧古腔专腔传承专题展演”昨天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成功举办

 IMG_9463_副本.jpg

IMG_9621_副本.jpg

IMG_9664_副本.jpg

IMG_9574_副本.jpg

IMG_9487_副本.jpg     

  IMG_9518_副本.jpg

IMG_9490_副本.jpg

IMG_9707_副本.jpg

      传承优良传统,促进粤剧发展。昨天下午,期盼中的我院“薪火代代传——粤剧古腔专腔传承专题展演”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举办。这是继11月25晚成功举办“薪火代代传——粤剧名家名剧传承专场演出”之后,我院推出的又一台“薪火代代传”主题粤剧展示演出。观众在粤剧音乐创作名家崔德銮、陈仲琐轮番讲析和梁建忠、苏春梅等粤剧名家的示范演唱中,领略学习了粤剧古腔、专腔的艺术精髓和魅力。

跟传统粤剧演出场面不同,这台粤剧古腔专腔传承专题展演上,常常只闻其声、不见其人“隐秘”于乐池里的伴奏乐队成了舞台上的主角,头架、掌板、扬琴、琵琶、喉管、笛子、古筝、色士、提琴等各自怎样演奏、相互间如何配合以及他们与演员之间的默契均一一展现于观众面前。学院师生与名家学者联手,通过对传统锣鼓牌子曲,粤剧古腔打洞腔、穆瓜腔、罪子腔、教子腔、追贤腔以及粤剧名家专腔“红腔”、“虾腔”、“风腔”的个案剖析,给观众“上”了生动而富有营养的一课,实现了舞台与讲台的统一。

演出艺术总监之一、粤剧名家、我院客座教授梁建忠认为,粤剧古腔、专腔是粤剧的根基,粤剧板腔结构丰富、格式严谨规范,有梆子、二黄、西皮、南音、粤讴、龙舟、木鱼、咸水歌、梵曲等腔调以及千余种小曲,此台演出具有弘扬粤剧传统、传播粤剧知识、提高观演粤剧素养作用。

“声腔的传承是戏曲传承最主要的内容,而粤剧很多声腔尤其是古腔已经不为师生、观众甚至是专业演员所认知”演出总策划、我院副院长李宗元谈论本次演出目的意义时讲到。他认为排演这样一台演出,不仅是对学院粤剧教学成效、粤剧教研成果的检验和展示,更是学院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勇于担当的体现。

省艺术研究所创作中心主任、一级编剧张晋琼看过演出后十分激动。她说,有关粤剧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的主题研讨,近年来一直被粤剧界持续关注,与其坐而论道,不如立而践行之。可喜的是,自去年始,许多传承保护的实操工程陆续实施,在这一背景下,由学院来举办这样的展演活动,本身就带有教学传承示范作用。粤剧要很好地传承保护下去,必须院、校、所合力,演、教、研一体,粤剧厚重的家底才能挖得深、传得远、承得住。

省文化厅党组成员、学院党委书记韩安贵和院长李永祥观看演出,并看望慰问了全体演职人员。院领导与粤剧名家、戏剧系师生相约,明年还将举办此类粤剧传承展演活动。参加本次演出的粤剧艺术名家还有苏学成、吴晓雯、梁建和、白庆贤、李倩儿、邓志驹、刘建科等。

宣传推广办报道